FaceBook
6-Oct(中秋節)門市及維修部營業至 4:00PM;中秋節期間送貨服務將延至 8-Oct 恢復。詳情
Minisforum MS-S1 MAX Mini PC

檢查庫存中...

免費送貨
【11月到貨】 Minisforum MS-S1 MAX Mini PC 迷你電腦 - (AMD Ryzen™ AI Max+ 395 / AMD Radeon 8060S Graphics / 128GB DDR5 RAM / 2TB SSD / Windows 11 Pro)
商品特色
AMD Ryzen™ AI Max+ 395 & Radeon 8060S
Up to 126 TOPS AI Compute
128GB LPDDR5x Unified Memory
PCIe 4.0 x16 Expansion
Dual Fans, 320W PSU

保養期: 2年

貨號:CS-MMSS1MD

網站: 瀏覽官方網站

加購品
可多選
已加購
HK$269
HK$189

已加購
HK$499
HK$350

HK$ 16,949


對產品有疑問? 歡迎與客服 即時對話

相關產品

MS-S1 MAX:次世代 AI 工作站 (版本 B - Flexbox)

MS-S1 MAX:次世代 AI 工作站 - 賦能未來無限可能

🧠 專為 AI 大模型打造的強大智能

AMD Ryzen AI Max+ 395 處理器圖示
🚀 全能 APU:126 TOPS 超高 AI 算力
搭載 AMD Ryzen™ AI Max+ 395 處理器,整合 Zen 5 CPU、RDNA 3.5 GPU 和新一代 NPU,實現全面的性能提升。
  • **AI 算力:** 總算力高達 **126 TOPS**,專為 AI 運算優化。
  • **本地部署:** 能夠在本地運行 128B+ 的大型語言模型 (LLMs),提供實時、低延遲的推論體驗。
  • **GPU 性能:** 內建 Radeon 8060S,性能媲美 NVIDIA RTX 4070 筆電版,AI 推論效率更高。
💾 UMA 統一記憶體架構:消除 VRAM 瓶頸
採用統一記憶體架構 (UMA),最高支援 **128GB LPDDR5x-8000MT/s** 超高速記憶體。
這一設計消除了傳統獨立顯卡 VRAM 容量不足的瓶頸,為運行需要大量記憶體的大型 AI 模型提供了低延遲、高速度的數據存取,是 AI 開發者和創意專業人士的理想選擇。

🧊 頂級散熱與企業級結構

頂級散熱解決方案結構圖
🌬️ 頂級散熱方案:160W 峰值釋放
為確保強大的 AI 性能穩定輸出,MS-S1 MAX 採用頂級散熱配置:
  • **強勁配置:** 固態銅底座、6 根熱管、雙風扇。
  • **創新技術:** 結合相變冷卻 (Phase-Change Cooling) 技術。
  • **性能保證:** 實現 160W 峰值和 130W 持續穩定輸出,確保長時間高負載運算不降頻。
🛠️ 易維護的滑軌式結構設計
採用滑軌式機箱結構設計 (Slide-Out Chassis),搭配集成電路板托盤,讓升級和維護變得前所未有的輕鬆便捷。機身採用航空級鋁合金材質,堅固耐用,並具備高效的氣流格柵設計。

🔗 全面連接與靈活擴展

雙 10GbE 網路和 USB4 V2 端口圖示
🌐 專業級 I/O:雙 10GbE 與 USB4 V2
配備最全面的 I/O 接口,滿足極致數據吞吐需求:
  • **高速網路:** 雙 10Gbps 乙太網端口,確保數據傳輸速度無瓶頸。
  • **頂級傳輸:** 雙 USB4 V2 端口 (40Gbps),支援 Alt DP2.0 和 15W PD 輸出。
  • **無線連接:** 支援最新的 **Wi-Fi 7** 技術,提供極速無線體驗。
⚙️ PCIe 擴展與可擴展集群
MS-S1 MAX 專為可擴展性而設計:
  • **PCIe 擴展:** 具備全長 x16 插槽,支援各種多功能擴展卡,滿足專業工作流程需求。
  • **集群能力:** 支援雙單元集群或 2U 機架部署,可輕鬆擴展計算能力,例如雙單元集群可運行 235B Q4 大模型,輸出速度達 10.87 tok/sec。
  • **集群控制:** 預留級聯開機接頭,一鍵啟動/停止多個單元,簡化集群管理。
🌍 全球認證電源與多模式運行
內建 320W 高效率電源供應器,通過 CCC, FCC, UL, CE, UKCA 等多項全球認證,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。支援四種可切換模式(性能、平衡、安靜、機架),靈活適應個人桌面或企業集群的各種需求。

🎯 您的最佳計算夥伴

🌟 專為頂級用戶設計
MS-S1 MAX 的強大性能和穩定性,使其成為以下用戶群體的完美選擇:
  • **AI 愛好者/開發者:** 運行大型語言模型,體驗實時、低延遲的 AI 應用開發。
  • **極客與高性能用戶:** 追求極致的 CPU/GPU/NPU 整合性能。
  • **創意專業人士:** 進行高負載的內容創作、渲染和編碼工作。
  • **企業/工業/教育:** 建立高效、可擴展的 AI 計算中心。